特医食品,又叫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ood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FSMP),它是指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者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
简单来说,特医食品,是专为患友们特殊定制的“食物”。当他们的身体因为某些原因,比如生病、手术、年龄增长等,无法从日常饮食中获取足够的营养时,特医食品就会挺身而出,用科学、全面的配方和精准的营养,为需要营养支持的人群提供营养方案。
特医食品的起源
特医食品的概念源于上个世纪70、80年代的欧洲营养学。
当时兴起了将肠内营养的技术借助食品为载体用以辅助治疗肠道疾病的全新理念,欧洲将这类技术型的产品叫做特殊医用目的性食物。
全球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特医食品产于1957年,当时经美国FDA批准作为孤儿药上市,用于苯丙酮尿症的膳食治疗。
之后随着一系列相关规定的出台,美国的医用食品逐步走上正轨,1988年美国首次对医疗食品(美国的医疗食品等同于特医食品)进行定义,市场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特医食品引入我国是由于特殊的临床需要,因此被冠以药品的名义。
我国特医食品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年发展速度较快。
2010年起,我国陆续颁发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等规范文件,明确了特医食品的定义、分类、营养要求、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要求以及标签标识等国家级标准。
2015年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指出对包括特医食品在内的特殊食品实行严格监督管理,特医食品由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实行注册管理。
如何辨别特医食品?
特医食品有其专属标识——小蓝花。
2022年底发布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识指南》首次提出在特医食品最小销售包装指定区域标注特医食品专属标识“小蓝花”,引导特医食品企业规范标识,提升全社会对特医食品的认知度、辨识度。
特医食品分类
特医食品按照人群划分,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适用于0月龄至12月龄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包括无乳糖配方食品或者低乳糖配方食品、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食品、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食品或者氨基酸配方食品、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食品、氨基酸代谢障碍配方食品和母乳营养补充剂等;
第二类是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医食品的种类包括3大类型:全营养配方食品、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和非全营养配方食品。
特医食品适用人群包括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特定疾病状态等人群,主要是针对疾病状况下,存在营养风险或者营养不良的人,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医学诊疗下进行营养治疗。
特医食品按照不同临床需求和适用人群,《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 29922-2013)又将特医食品分为三类:——
● 全营养配方食品
● 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共13种特定疾病)
● 非全营养配方食品(包括营养素组件、电解质配方、增稠组件、流质配方、氨基酸代谢障碍配方)。
哪些人群需要“特医食品”
日常生活中,存在下述情况的人群,建议去医疗机构的营养门诊咨询,看看是否需要特医食品的补充
一、进食受限的人群
无法正常进食或食量明显减少者、大型外科手术后以及恢复期无法完全正常进食者。
二、消化吸收障碍的人群
存在腹泻、上消化道不完全性梗阻等营养摄入不足、消化吸收功能受损的人群。
三、代谢紊乱的人群
新陈代谢紊乱的病人,伴有高磷血症、高钾血症、高钠血症、高脂血症等代谢问题,需要低磷、低钾、低钠、低脂配方。苯丙酮尿症的儿童必须依靠严格无苯丙氨酸的特医食品来维持生命。
四、特定疾病状态的人群
生病状况下存在营养不良或者营养风险的人:如癌症病人、糖尿病病人等,他们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
五、其他特殊人群
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比同龄孩子长得慢,体重和身高发育比较滞后。
孕妇或老年人群:这些人群在特定阶段或由于身体原因,也可能需要特医食品来满足其特殊的营养需求。
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特医食品在增强临床治疗效果、促进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特医全营养配方食品的“超能力”
1 全面营养守护:特医食品就像是营养素的“全能王”,能全面提供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确保我们的身体机能正常运转。
2 精准定制:针对不同的健康问题,特医食品还能进行“私人订制”。比如,糖尿病患者有专门的特医食品来控制血糖。
3 易于消化吸收:对于消化吸收能力较弱的人群,特医食品采用了特殊的配方和工艺,分子量更小,更容易被身体吸收利用。
温馨提示:特医食品不同于普通食品、保健品和普通药品,需要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进行服用。
素材来源网络,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