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支持是综合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给患者制订各种营养支持方式,以达到辅助治疗和辅助诊断的目的。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组织恢复,改善代谢功能,纠正营养缺乏。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是临床营养支持的重要手段,二者输入营养的方式、营养的吸收效果、应用时间等大不相同。
营养支持治疗是指通过肠内或肠外途径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营养素,那么什么是“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患者应如何选择呢?
一、什么是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是否采用肠内营养决定于患者患病时间长短、精神状态与胃肠道功能状态。肠内营养的途径有口服和经导管输入2种,其中经导管输入包括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鼻空肠管和胃空肠造瘘管。不同方式各有优势:口服最自然方便;鼻饲最有效,营养消化吸收率高;造瘘最安全,服用感觉更佳。其中口服是肠内营养补充的最佳手段。
1、肠内营养的优点:
(1)营养物质经门静脉系统吸收输送至肝脏,有利于内脏蛋白质合成和代谢调节。
(2)长期肠外营养会使小肠黏膜细胞及营养酶系的活性退化。而肠内营养可改善和维持肠道黏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从而有效地防止肠道细菌易位的发生。
(3)肠内营养符合生理状态,对循环干扰较少。而肠外营养使内脏血流和心排出量增加,使处理输入营养物质所需的能量增加。
(4)肠内营养对技术、设备要求较低,操作方便,临床管理便利,同时费用也较低。
2、肠内营养的禁忌症:消化道的梗阻、患者有严重的腹腔感染、小肠瘘等。
二、什么是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是指营养物质不通过肠道消化吸收的通路,即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或周围静脉途径输注能量以及吸收各种营养物质,从而达到纠正或预防营养物质缺乏的目的,有利于维持营养平衡的营养输注方式。
1、肠外营养的优点:肠外营养可以更为直接的为患者提供营养,适用于胃肠道功能障碍、无法经口进食、高代谢状态合并肠道耐受性差等患者。
2、肠外营养的缺点:肠外营养制剂属于静脉用药,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比如肠外营养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电解质紊乱、血糖血脂等营养物质代谢紊乱;可能发生肠外营养相关性肝病、胆汁淤积、代谢性骨病等;导致肠道失用性萎缩,如肠粘膜萎缩、肠道菌群失调、消化功能退化等。
3、肠外营养适应症:主要适用于胃肠功能暂时性或者永久性障碍,食物不能正常的经过消化系统吸收利用或者无法被胃肠道吸收的患者。例如大面积烧伤、急性胰腺炎、急性肾衰、厌食症、肠梗阻以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的患者。
4、肠外营养的并发症:糖代谢异常,血管炎,肠道菌群失调。长期肠外营养转肠内营养时的注意事项:长期进行肠外营养可导致胃肠道功能衰退。所以,从肠外营养过渡到经肠内营养必须逐渐进行,不能骤然停止。当长期肠外营养的病人开始能够耐受肠内营养时,先采用低浓度,缓速输注要素肠内营养制剂或非要素肠内营养制剂,监测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素摄入量,再逐渐增加肠内营养输注量,并以同样幅度降低肠外营养输注量,直至肠内营养能完全满足代谢需要,才可完全撤消肠外营养,过渡到完全肠内营养。
三、肠内营养VS肠外营养
1、输入途径不同
肠内营养是指各种营养素通过口服或管饲进入患者胃肠道,使营养物质消化吸收,而肠外营养是指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输送营养。
2、吸收效果不同
从营养成分而言肠内营养供给的比较全面,配方可涵盖多种营养成分,能够均衡、全面地补充营养,如安素、能全力、百普力等,而肠外营养能补充的营养素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多是氨基酸、脂肪乳、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电解质等。
3、应用时间不同
肠内营养可以长期、连续地使用,能够帮助改变患者的胃肠道功能,以增强体质,有利于改善身体的各项生理功能。但肠外营养只能在特定的短期时间内使用,因为肠外营养要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供给。
4、费用不同
肠内营养的费用相对来说较低,而肠外营养的费用相对来说较高。
5、并发症不同
肠内营养的并发症比较少,输注速度过快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肠外营养的并发症相对较多,如气胸、血管神经损伤、胸导管损伤、空气栓塞等,还可能出现一些代谢并发症,例如血清电解质紊乱、微量元素缺乏、血糖波动、肝功能异常等。
四、肠内、肠外营养支持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1、只要患者能进食,或胃肠功能存在部分功能的患者首选肠内营养,尽量采用肠内营养方式。
2、经周围静脉和经中心静脉均可行肠外营养,首选周围静脉。
3、肠内营养不足时可用肠外营养补充。
4、营养需要量较高或期望短期内改善营养状况时可用肠外营养,或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同时使用。
5、需长时间营养支持者应设法应用肠内营养,对于腹部手术的患者,如果手术后需要营养支持,提倡在术中放置空肠造瘘管以便术后行肠内营养。
总之,选择选择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最关键和最重要的原则是严格控制应用适应症,精确计算营养支持的量和持续时间,合理选择营养支持的途径。
素材来源网络,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