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医食品是否需要长期吃,主要看患者是否有需求。
而这里的需求,不是患者或家属的个人主观想法或判断,而是基于临床对患者进行的全面评估及诊断。
因此,无关长期还是短期,只要患者的身体有需求,就应该使用特医食品。
01
回顾”营养不良的五阶梯治疗”
第一阶梯:饮食+营养教育。
第二阶梯:饮食+口服营养补充。
第三阶梯:全肠内营养。
第四阶梯:部分肠内营养+部分肠外营养。
第五阶梯:全肠外营养。
我们得知,位于第一阶梯的“饮食+营养教育”,是所有营养不良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是营养不良治疗的基础。
因为,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用进废退的。在“营养不良的五阶梯治疗”模式中,越是往上一个阶梯,人体消化系统就越退行。就像一个有条件正常行走的人,如果整天坐在轮椅上,运动能力会越来越弱。而消化系统越来越弱,就越可能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小肠绒毛萎缩、胆汁淤积等问题。
因此,位于第二阶梯的“饮食加口服营养补充”,即日常饮食+口服补充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其真正目的是为了帮助患者摆脱营养不良,帮助患者康复,让他们以更快的速度、更好的状态,回归到第一阶梯的营养补充模式。
就算短时间内无法完全回归到第一阶梯,那也要尽力避免发展到第三阶梯的全肠内营养,乃至第四、第五阶梯的肠外营养。
02
而在对比“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孰优孰劣时,我们常常会说,“肠外营养”是“肠内营养”无法满足患者需求的情况下的无奈选择,而不是首选。
这个逻辑套用到特医食品和普通食品上来,也是一样的道理——特医食品,是患者无法正常口服营养补充时的无奈选择,而不是首选。
但我们需要知道,“无奈”在某程度上是“必需”的另一种表达,在营养治疗中,“讳疾忌医”同样会对人的健康带来损害。
因此,当患者经过医生或营养师全面的评价和诊断,明确需要补充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时,那就老老实实地遵医嘱接受临床营养干预。
临床营养干预(clinical nutrition intervention,CNI) 是指有目标、有计划、有原则、有标准地采取适宜措施,帮助目标人群减轻营养危险因素的不良影响或临床营养问题的医疗服务。
其目的在于维持机体的氮平衡(nitrogen balance)、新陈代谢与细胞代谢,保持组织器官的结构与功能,进而调控免疫、内分泌等功能与修复组织,减缓疾病的发生发展,减少其并发症、合并症,改善疾病的预后。
03
特医食品作为临床营养干预的重要载体,在此过程中无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只有获得了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机体损伤才能得到有效的修复,各组织的功能才能得到有效的还原。
当患者不再需要特医食品,那恰恰说明,此前的干预方案是有效的——临床营养通过多学科合作,帮助患者达到了预期的治疗目标,回归到了更好的状态,让往日的美好“食”光再次成为可能。
素材来源网络,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