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是世界范围内致残率、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也是疾病负担最重的疾病之一。由于评价手段和评估时机各异,目前国际文献报道卒中后营养障碍发生率在6%~62%。天津市人民医院营养科李慕然介绍,营养不良是急性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急性卒中患者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对存在营养不良的卒中患者及时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对促进患者功能康复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卒中患者常常出现吞咽障碍、意识障碍、认知障碍、情感障碍等情况,这些脑功能障碍可以引起患者进食困难、营养摄入不足和(或)营养消耗增加,从而引发卒中后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增加。
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则。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建议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轻症非卧床患者能量供给25~35 kcal/(kg·d),糖脂比=6:4~7:3,热氮比=100:1~150:1;轻症卧床患者能量供给20~25 kcal/(kg·d),糖脂比=6:4~7:3,热氮比=100:1~150:1。主食要粗细搭配,确保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每天25~30克),这对调节血脂和改善便秘均有益处。
蛋白质是比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更为重要的大分子营养物质,为预防肌肉衰减,卒中患者每天应摄入蛋白质每千克体重1.2~1.5克。要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奶类、蛋类、瘦肉、鱼虾、豆制品等,有利于促进蛋白质合成。
针对吞咽障碍的患者,将固体食物改成泥状或糊状。吞咽障碍食品应具备流体食品黏度适当、固态食品不易松散、易变形、密度均匀顺滑等特点,从而降低吞咽难度。脑卒中后大部分吞咽障碍患者最容易误吸的是稀液体,将稀液内加入增稠剂以增加黏度,可减少误吸。需注意,吞咽障碍患者不推荐使用未经增稠食物调节剂加工处理的米糊、芝麻糊等糊状食物,这些食物容易残留口咽部造成隐性误吸或者误吸,进而加大吸入性肺炎的风险。
肠内营养具有刺激胃肠道蠕动、刺激胃肠激素分泌、改善肠道血液灌注、预防急性胃黏膜病变、保护胃肠黏膜屏障、减少致病菌定植和细菌移位等优势,必要时可在营养师或医师指导下,补充肠内营养。临床上主要根据患者胃肠功能、合并症、并发症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不同特点的肠内营养制剂。对于胃肠道功能正常患者,首选整蛋白标准配方。有条件时选用含有膳食纤维的整蛋白标准配方;对于消化或吸收功能障碍患者,可选用短肽型或氨基酸型等预消化配方;对于腹泻或便秘患者,可选择富含膳食纤维配方;对于糖尿病或血糖增高患者,可选用低糖配方;高脂血症或血脂增高患者,可选用高蛋白低脂配方;对于限制液体入量患者,可选用高能量密度配方。
素材来自网络,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