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群特殊的人群,他们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正常地进食或消化食物,比如苯丙酮尿症(PKU)、HHH综合征、尿素循环障碍等罕见病患者。为了满足他们的营养需求,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简称特医食品)应运而生。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以保障这类特殊食品的安全和有效。
特医食品是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者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而专门加工配制的配方食品。这些食品对于病患的疾病治疗、康复、机体功能维持等发挥着重要的营养支持作用。因此,特医食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特殊人群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新修订的管理办法进一步严格了产品注册条件和程序,以保证特医食品的质量安全和临床效果。其中强调了以临床需求为导向,鼓励企业研发临床急需产品,不断扩展特殊人群的可及性。对于拟在中国境内生产并销售特医食品和拟向中国出口特医食品的境外生产企业,管理办法从申请条件、注册程序、临床试验、标签与说明书、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在标签与说明书方面,新管理办法强调了标签应当真实、准确、清楚、明显,符合法规标准要求。主要展示版面应当标注的内容应便于消费者识别。同时明确产品标签不得对产品中的营养素及其他成分进行功能声称,防止误导消费者。对注册过程中涉嫌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提供虚假信息的申请人,明确不得撤回注册申请,并依法处理。对以欺骗贿赂获取注册证书,以及伪造、涂改、倒卖、出租、出借、转让注册证书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新修订的管理办法还设立了优先审评审批程序。对罕见病类别、临床急需且尚未批准新类别等产品实施优先审评,审评时限由最多的90个工作日缩减至30个工作日,优先安排现场核查和抽样检验。这无疑将为特医食品的研发和上市提供更加高效和便捷的通道。
总的来说,《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的修订和实施将进一步保障特医食品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通过严格的产品注册条件和程序、加强标签与说明书的规范管理以及设立优先审评审批程序等措施,为病患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同时,加大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此也提醒广大病患和家属在选择特医食品时,务必关注产品的来源和安全性,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并按照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进行使用。同时,对于存在吞咽困难或其他进食问题的病患,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饮食选择和调整,避免因不当饮食导致的健康问题。
素材来源网络,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