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问题的合理解决是医院合规经营特医食品的关键因素。目前各地区和医院都在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特医食品收费路径。本篇浅谈几种常见的特医食品收费模式,只为抛砖引玉,若有不妥之处,欢迎留言指正。目前,医院普遍是把特医食品嵌在HIS的“医疗服务项目”收费,这是一种看似合规却风险极高的收费模式。原因在于“医疗服务”是医疗行为,医保准予报销;而特医食品本质上是病人吃的“饭”,是自费项目。用医疗服务项目收取产品本身的费用,是一种“套收医保”的行为。有的医院特医食品是纳入HIS在门诊收费,不计医保费用,这种方式虽免受医保稽查,却免受不了税务稽查。因为HIS中所有的医疗收入都是免税收入,但这并不等同于医院是免税单位。特医食品是“食品”,是应税项目,医院如果不自知、不按照经营所得依法缴税,可能涉嫌偷税漏税,被迫面临严重的法律风险。国内个别省市鼓励医院对特医食品自行编码结算,以解决眼前的收费问题。但从长远来看,特医食品占自费费用,其临床应用必然会受到DRG支付政策的制约,在医患对营养的价值尚未形成普遍认知的当下,对于行业来说,这种模式的推行无异于饮鸩止渴,断送未来。还有一些医院是以“伙食费”计账,将特医食品的费用收到食堂。如果食堂的所属权归医院所有,这种收费模式存在一定的合规性,但从医学的专业角度来看,特医食品是需要医生处方的、起加速患者康复作用的临床用食品,将其与包子馒头放在一个篮子管理,不仅拉低了特医食品的身价,甚至可能走上保健品的不归路。另外,如果医院食堂承包给了第三方,也就类似于小程序、医院超市、自动售卖柜等一些销售渠道,虽然都是在医院的环境下,但特医食品费用不在医院的收费体系之内,就意味着经营主体的改变,又何谈医疗机构特医食品经营管理规范?
结语
行业发展的初期容许更多的探索与试错,却经不起试错的代价。特医食品或许只有在医院收费体系下独立收费,依法缴税,才能既不套收医保,又不影响DRG支付额度,实现医院特医食品的合规经营,良好发展。
素材来源网络,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