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PN)简单来说就是一种通过静脉输注提供营养支持的方式。如果全部营养都通过静脉给予,则称为全肠外营养(TPN),否则为部分肠外营养。
(1) 肠外营养液的成分
肠外营养液是由碳水化合物、脂肪乳、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等组成。
(2) 肠外营养适应症
a.大于7天不能进食或经肠内途径摄入每日所需热量、蛋白质或其他营养素者。
b.由于严重胃肠道功能障碍或不能耐受EN(EN:enternal nutrition,胃肠内营养)而需要营养支持者。
c.通过EN无法达到机体需要的目标时应该补充PN。
具体适应症:
广泛小肠切除、急性重症胰腺炎、严重感染、脓毒症、大面积烧伤、肝肾衰竭、严重腹泻、顽固性呕吐、进行骨髓抑制患者、接受大剂量放/化疗的营养不良患者等。
二、肠外营养的服用方法
肠外营养通过“静脉”服用,主要为中心静脉途径和周围静脉途径。
中心静脉途径适用于需要营养支持大于2周的患者以及需要高渗透压营养液的患者;
周围静脉途径适用于需要营养支持小于2周的患者。周围静脉的优点是应用方便、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三、肠外营养禁忌症
01肠道功能正常,能够获得足量营养的;
02需PN支持少于5天的;
03心血管紊乱严重、代谢紊乱尚未控制或处于纠正期的;
04预计发生PN并发症的风险大于其可能带来的益处的;
05需急诊手术,术前不宜强求PN。
四、肠外营养并发症
01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
非感染性并发症:大多数发生于中心静脉导管放置过程中,如气胸、空气栓塞、血胸、胸导管损伤或神经损伤。其中最严重的是并发症是空气栓塞,最常见的是气胸。
感染性并发症:主要是内置导管相关感染,如血管性静脉炎、导管性脓毒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重者感染性休克。
防治原则:先拔出静脉导管以消除感染通道,导管尖端送细菌培养明确病因。
02代谢性骨病
部分肠外营养病人出现骨钙丢失、骨质疏松、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高钙血症、尿钙排泄增加、四肢关节疼痛,甚至出现骨折等表现,称为代谢性骨病。
03脏器功能损害
长期肠外营养可引起肝脏损害,主要表现为肝功能损害、胆汁淤积,其原因与长期禁食时肠内缺乏食物刺激、肠道激素的分泌受抑制、过高能量供给或不恰当的营养物质摄入等有关。
04代谢相关并发症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血清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磷血症;
微量元素缺乏:以锌缺乏最多见,常表现为口周及肢体皮疹、皮肤皱痕、神经炎等。铬缺乏可导致难以控制的高血糖;
必需脂肪酸缺乏:长期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若不及时补充脂肪乳剂,可发生必需脂肪酸缺乏症,常表现为皮肤干燥、鳞状脱屑、脱发、伤口愈合迟缓等;
糖代谢异常:低血糖、高血糖。
五、使用肠外营养的注意事项
01肠外营养液输注前后应以生理盐水冲管,再以肝素封管;
02肠外营养液中不宜添加其他药物,亦不可与其他药物共用输液通路;
03肠外营养液要现用现配并在24小时内输注完毕,最多不超过48小时,4摄氏度保存;
04配置过程严格无菌操作。
六、肠外营养的停用指征
01肠道功能恢复;
02经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满足患者能量及营养需要量;
03出现肠外营养禁忌症时;
04肠外营养并发胆汁淤积时;
05高甘油三酯血症时需暂停使用。
参考:
[1]2017肠外营养临床药学共识(第二版)广东省药学会
素材来源网络,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