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支持是指在患者饮食不能获取或摄入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肠内、外途径补充或提供维持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营养支持方式包括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肠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PN)或两种共用。
对于肿瘤、炎症性肠病、糖尿病患者这三类特殊人群来说,营养不良更易发生且比例高,选择合理的营养支持方式尤其重要,如何选择?咱们现在就为您逐一道来。
01肠内和肠外营养是什么?
肠内营养是指经消化道来为患者补充营养素的方式。肠内营养的补充手段有:口服、鼻饲、造瘘。这三种手段各有优势:口服最自然方便;鼻饲最有效,营养消化吸收率高;造瘘最安全,服用感觉更佳。其中口服是肠内营养补充的最佳手段。
肠外营养是指对于那些无法经胃肠来摄取和利用营养素的患者,可通过静脉输注方式来提供能量及营养,包括氨基酸、脂肪、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维持患者生命活动所需。
肠内Vs肠外营养?营养学界有句名言: “只要肠道有功能,就应该使用肠道;即使部分肠道有功能, 也应该使用这部分肠道”。
所以,营养补充首选肠内营养,肠内营养首选口服营养补充ONS。
02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选择
对于肿瘤患者来讲,身体往往处于一种复杂的失衡状态,可能存在免疫异常,代谢紊乱、营养不良等情况。而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法会进一步损害患者的免疫系统、加重营养不良,可能增加其复发及死亡的风险。因此,选择营养支持应从调节免疫、减轻炎症反应和改善代谢入手,才能达到有针对性的营养治疗的目的。而且,临床医生在推荐患者选择营养方式是有依据的。医生手里的指南推荐肿瘤患者选择肠内营养的干预方式,在放化疗期间,可以通过个体营养咨询和口服营养补充(ONS)维持营养的摄入。同时结合患者的代谢特点,建议选择具有低糖、高脂、高蛋白、含免疫组分的营养补充剂。
03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营养支持选择
炎症性肠病(IBD)的患者群体是另外一个常见且需要营养治疗的人群!对于IBD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也应首选肠内营养。原因是:肠内营养(EN)不仅能够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而且消化吸收途径符合生理特点,能增加炎症性肠病患者的门静脉血流量、维护消化道生理功能和肠黏膜屏障。请看下面针对克隆恩病(CD)不同营养途径的研究结果给了我们答案:一项对照研究,旨在评估CD缓解期患者长期使用ONS的安全性、耐受性、有效性。研究显示:口服营养补充(ONS)对缓解期CD患者耐受性良好,可有效降低发病率。
在肠内营养的选择上:IBD患者受膳食摄人不足、肠道(尤其是回肠)炎症反应以及药物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合并微量营养素缺乏,病史长或者手术后患者尤其明显,且微量营养素缺乏在IBD活动期和缓解期均可发生;因此:
选择低脂肠内营养(EN)能够取得更好的缓解效果
选择富含维生素D、锌、铁等微量元素的肠内营养制剂
临床上使用比较常见的是瑞素、安素等不含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补充剂,建议使用前咨询您的主治医生。
04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支持选择
绝大部分糖尿病患者仍具有完整的或部分的消化道功能。因此,营养支持途径应首选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
国内外糖尿病管理医学指南均指出: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贯穿疾病全程的一种基础管理手段;
超重/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可通过营养支持控制能量摄入、减轻体重,而适度、持久的减重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炎症标志物、降低氧化应激、改善内皮细胞功能。
对于消瘦的糖尿病患者,也同样起到补充营养,调节代谢紊乱的作用,进而改善患者整体的健康状况。
糖尿病患者的肠内营养治疗与非糖尿病患者是有差异的。在实施肠内营养治疗时,需选择正确的配方、输注方式以及必要的血糖监测。标准配方的肠内营养制剂由于其中含有大量可被快速吸收的单糖,如输入速度过快,对血糖影响较大,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很难控制在理想水平。
满足以上特点的糖尿病适用的营养补充剂,在使用上可以采用代餐的方式,比如代替一顿早餐,或者代替1/2份的午餐,既能满足营养需求,又能帮助平稳血糖。
总结
对于肿瘤患者、炎症性肠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这三类人群来说,营养支持极有必要,营养跟上了,抵抗力增强,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才能真正的从容应对疾病的治疗。
目前,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在40%-80%,合理的营养、良好的饮食,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手术、放化疗的耐受力,降低复发风险,还可大大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素材来源网络,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