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肠内营养?
定义: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通过经口进食、管饲及造瘘等方式经肠道提供人体代谢所需热量及其它营养物质。一般情况下,只要在胃肠道功能允许的条件下,首选肠内营养。肠内营养的有效实施,有赖于临床医师充分了解肠内营养制剂的类别、组成、特性、制备及评价等,并充分利用现代的输液系统(包括输液泵、导管、输液袋等),使不能或不愿正常摄食的病人的营养状态得以维持并改善。根据肠内营养制剂的组成,可将其分为要素制剂、非要素制剂、组件制剂和特殊治疗用制剂4类。
一、要素制剂
要素制剂,亦可称为化学组成明确制剂,是单体物质(要素形式)——氨基酸(或蛋白质水解物)、葡萄糖、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混合物,并经胃肠道供给。其特点为:(1)营养全面; (2)无需消化即可直接或接近直接吸收; (3)成分明确 ;(4)不含残渣或残渣极少;(5)不含乳糖;(6)适口性差。要素制剂以管饲效果为佳,适应于仅有部分胃肠道功能的患者。
二、非要素制剂
该类肠内制剂以整蛋白或蛋白质游离物为氮源,渗透压接近等渗(300~400 mOsm/L),口感较好,适于口服,亦可管饲。具有使用方便,耐受性强的优点。适用于胃肠道功能较好的患者。
1.匀浆制剂
匀浆制剂系采用天然食物经捣碎器捣碎并搅拌后制成。其成分需经肠道消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且残渣量较大,故适用于肠道功能正常的病人,包括商品匀浆制剂和自制匀浆制剂两类。商品匀浆膳无菌、即用、均质、成分明确,可通过细孔径喂养管,应用较为方便;目前常用的商品匀浆制剂为三九沛可及立适康等品牌,均有多种类供不同疾病使用,如普通型、糖尿病专用、肾病专用、肝病专用等。
2.整蛋白为氮源的非要素制剂
(1)含牛奶配方:该制剂的氮源为全奶、脱脂奶或酪蛋白,蛋白质生理价值高,口感较以分离大豆蛋白为氮源者最佳。但含有乳糖,不宜用于乳糖不耐受症患者。
(2)不含乳糖配方:对于乳糖不耐受症患者,可考虑采用不含乳糖的肠内营养用制剂。其氮源为可溶酪蛋白盐、大豆蛋白分离物或鸡蛋清固体。(3)含膳食纤维配方:此类制剂包括添加水果、蔬菜的匀浆制剂和以大豆多糖纤维的形式添加膳食纤维的非要素制剂。此类制剂适用于葡萄糖不耐受、肾功能衰竭、结肠疾患、便秘或腹泻等患者。使用时应采用口径较大的输注管。
三、组件制剂
营养素组件(nutrient module),亦称不完全制剂,是仅以某种或某类营养素为主的肠内营养制剂。包括:1.蛋白质组件(牛奶、酪蛋白、乳清蛋白、大豆蛋白游离物等),用于创(烧)伤、大手术等需要增加蛋白质的情况,亦可用于肾功能衰竭或肝性脑病需限制蛋白质的病人;2.脂肪组件(长链甘油三酸脂及中链甘油三酸脂),MCT主要用于吸收不良患者,其中包括淋巴系统异常及乳糜微粒合成障碍者;3.糖类组件(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蔗糖、乳糖等);4.维生素及矿物质组件(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组成的混舍制剂)。
四、特殊应用制剂
种类繁多,包括1.婴儿应用制剂;2.糖尿病用制剂;3.肝功能衰竭用制剂;4.肾功能衰竭用制剂;5.肺疾患专用制剂;6.创伤用制剂;7.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症用制剂。目前常用的糖尿病专用制剂,具有高膳食纤维、低GI的特点。
肠内营养最常见的适应症有以下三点:
第一、胃肠功能正常但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或不能摄入的患者,如昏迷病人、大面积烧伤、复杂大手术以及危重病例,这类病人胃肠道功能基本正常,应尽量采用肠内营养支持。
第二、胃肠道功能不良者,例如消化道瘘、短肠综合征等。消化道瘘患者所用的肠内营养制剂以肽类为主,可减轻对消化液分泌的刺激作用。营养液最好能输至瘘口远端肠道或采取措施将肠外瘘的瘘口暂时封住。
若肠内营养溶液输入后使肠瘘引流大量增加则得不偿失,应调整措施或改用肠外营养。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病程较长,在病情稳定后,可经空肠造口管或鼻空肠管输入肠内营养液,由于营养液不经过十二指肠,因此不会刺激胰液分泌而使病情的加重。
第三、胃肠功能基本正常但伴有其他脏器功能不良者,例如糖尿病或肝肾衰竭的患者,原则上只要胃肠功能基本正常,这类病人仍然属于肠内营养的适应症。口服肠内营养液引起糖尿病人糖代谢紊乱的程度比肠外营养轻,容易控制。
肠内营养用于肝肾衰竭的患者虽然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但因这类病人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胃肠功能不良,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较差,因此需减量使用为宜。
肠外营养常见的适应症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1、不能经过肠道喂养的患儿,比如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体重极低,或者体重超级低的新生儿,包括部分胎龄较小的早产儿。一般妊娠34周之前出生的新生儿均不会吸吮,此类患儿不具备吸吮的功能,所以经口喂养相对比较困难。此时临床上需要通过鼻饲管,即通过下胃管进行喂养。喂养的过程中,由于患儿的肠道功能发育不成熟,所以一部分营养仍需要经肠外给予患儿;
2、伴有部分常见的肠道疾病,比如肠梗阻、肠闭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甚至肛门闭锁的患儿,于手术后的一段时间之内均需要进行肠外营养;
3、如果患儿的肠道内伴有其他的严重病变,比如肠道坏死,亦可能需要进行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区别在于营养途径、营养剂的成分、并发症等。
1.营养途径:肠内营养的途径主要分为口服肠内营养液和经鼻饲管或造口管。肠外营养有以下途径:通过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置管的途径来提供代谢所需营养。
2.营养剂的成分:肠内营养的成分主要是自制的均浆膳,如牛奶、豆浆等,以及含有蛋白质、糖、脂肪的大分子聚合物制剂。肠外营养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必需氨基酸或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要素。
3.并发症:肠内营养可能会出现吸入性肺炎、鼻饲管堵塞、腹泻、脱水等并发症。肠外营养可能会出现感染、血管神经损伤、胸导管损伤、空气栓塞等并发症。
此外,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区别还在于费用、应用时间、吸收效果等方面。若由于病情需要使用肠内或肠外营养,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结合病情综合评估后决定。
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的途径
肠内营养的途径是通过口服、鼻饲进入胃肠道进行消化吸收来补充营养的
肠外营养的途径有周围静脉营养和中心静脉营养。
素材来源网络,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