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A专员公开认错:我们给的营养建议,错了…》,真的错了?还是误导?
本来我没把这文章当回事,因为前几年“美国新版膳食指南——教你如何健康吃”等等崇拜还在余音绕耳,这位前FDA专员、儿科学博士David Caessler说的话也不用当回事。
没想到,这回情况反转:FDA专员都已经公开承认,这么多年以来,我们给予公众的膳食指南错了!
所以,我们必须说点什么了。想必中国营养界的人士看到这个新闻,第一个反应也是难以置信:真的有这么特立独行、见解独到的,比膳食指南专家团还智慧的专家吗?
刨根问底
判断一个消息的真实性的时候,第一个该考证的是信源。那么信源的可信度如何呢?医学食品
我们找到了文中提到的前FDA专员受访的视频,认真看完,却禁不住笑了!该视频出自《华盛顿邮报》的官网(www.washingtonpost.com)的一个访谈节目“live health 202”。
'We Have Failed at giving diet advice, says former FDA Chief。 接受采访的前FDA专员David Caessler博士,在谈到肥胖问题的时候忧心忡忡,说:"It's coming from what we eat and we don't fully understand it ... I think we have failed in giving nutritional advice to people. If diet and exercise were the answer, we'd all do it and there wouldn't be a problem." 中文意思是“问题来自我们吃什么而且看来我们还并不完全明白……我在想,我们在给美国大众的营养建议上是失败的。如果答案是饮食和运动,我们已经给出来了,那么就不会有这个问题, 但是从长期来看,并没有奏效。”
接下来,他谈了政府需要增加对营养基础研究的投入,增加更多对营养的理解。 另一位纽约大学营养、食物研究和公共卫生教授Marion Nestle则接下来谈及食物食品丰富,从1980年开始,人们摄入的能量就越来越多等。
前FDA官员认错 ?你看错了!
看到了没有? David Caessler博士压根就没有挑战膳食指南(dietary guideline,DG) 而是说营养建议(nutritional advice); 根本没有道歉认错, 而是思考更远更多的解决方案。
这篇文章后面关于糖业赞助的研究影响了美国膳食指南,官方指南等于增肥食谱这种骇人听闻的话,都是作者自己发挥、另类解读的。
遗憾的是,一些颇受大众信任的媒体也转载了这些“自由发挥”与“另类解读”,完全没有去核实内容。
就此,前FDA专员被完美的断章取义利用了一把。
膳食指南值得信赖吗?
? 李铎教授说
青岛大学营养健康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李铎教授回应,发表这样言论的人误读了(或许就没有认真看)膳食指南,游离糖在膳食指南金字塔的最顶端,与食盐一样,是sparkling(少许或微量)。而文章中把糖和碳水化合物混为一谈,所以借着说糖的坏处来抨击膳食指南对于碳水化合物的建议,完全是连基础知识都没搞懂。游离糖属于碳水化合物,但与人类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淀粉类)有着完全不同的生理功能,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完全不同(注意: 这里以及下面的内容指的是在总能量摄入相同的前提下)!
膳食指南颁布后,脂肪减少了,但加工食品的口感和口味降低了,为此食品工业就增加游离糖(主要是高果糖玉米糖浆)以弥补加工食品的口味和口感,含糖饮料这个产业的崛起又让事情变得更糟。一瓶500毫升10%的含糖饮料和一个大约65克全麦面粉做成的馒头含有同等的能量,但是馒头会让你有饱腹感,可喝完一瓶饮料你还很会很饿。
所以,含糖饮料带给你的是额外的能量。特别是加工食品和含糖饮料中的果糖,它在人体几乎只在肝脏代谢,其代谢产物是甘油三酯,后者沉积在肝脏可引起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病,多余的甘油三酯会转运至其他组织器官引起胰岛素抵抗等。(也无怪乎上述视频中两位专家一起在吐槽食品工业了……)
李铎教授强调说,另一个需要看清的事实是,膳食指南发布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西方国家显著降低,人类的预期寿命不到三年就增长一岁(全球平均预期寿命2016年已达72岁)。大家都应该相信膳食指南!
? 范志红教授说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科协聘科学传播首席专家范志红教授表示,首先,丰富的天然食物和高营养素密度是核心。脱离这些来谈三大营养素比例意义没那么大。低营养素密度的游离糖和精白淀粉也好,纯热量的炒菜油也好,和天然谷物、坚果油籽,不能相提并论。
其次,实际上随着经济发展,中国人的人均主食吃得越来越少,但是肥胖率却越来越高,完全不能证明多吃碳水是主要发胖原因这个说法。这是因为中国人的膳食中蛋白质没有明显增加,只有油脂多了,体力活动少了......问问那些去扶贫的人,都是膳食碳水化合物比例增加,但因为体力活动增加,人反而变瘦了。
这篇文章没有推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倒是告诉我们一个危险:如果没有良好的专业基础,没有对相关研究领域的深入了解,或者已经有先入为主的立场与偏好,那么即便给出了参考文献,即便是基于发达国家研究者在“权威杂志”发表的文章,解读不当也极有可能误导大众!
? 杨月欣教授说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教授说,各国膳食指南都是遵照WHO程序和方法制定出来的,是众多专家学者集体智慧结晶。膳食指南针对了各国具体膳食问题,是一段时间内,科学真理共识和实际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目前大众所接收的健康信息来源广而繁杂,希望大家多关注专业研究院所、学术团体等发布的健康导引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