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胃肠道功能减弱,不合适的肠内营养,特别是管饲营养容易出现并发症,所以,肠内营养应该让胃肠道有一个逐步适应、耐受的过程,在肠内营养刚刚开始的1~3天内,采用低浓度、低剂量、低速度的喂养方式,而后,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无明显腹泻、腹胀等并发症,逐步增量。若能在3~5天内达到维持剂量,即说明胃肠道能完全耐受这种肠内营养。患者肠内营养的实施需要考虑下面几个因素:
01.速度
目前临床上多主张通过输液泵连续12~24小时匀速输注肠内营养液,特别是危重患者。也可以使用重力滴注的方法,来匀速滴注肠内营养液。速度建议从20ml/h时开始,根据耐受情况逐步增量,如果患者在输注肠内营养液过程中出现腹胀、恶心、腹泻等表现,应及时减慢输注速度或暂停输注。对于采用注射器推注的家庭肠内营养患病患者,建议缓慢推注,且单次推注总量控制在200ml以内。
02.温度
输注肠内营养液的温度应保持在37℃左右,过凉的肠内营养液可能引起患者腹泻。
03.浓度
肠内营养初期应采用低浓度的肠内营养制剂,而后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选择合适浓度的配方。
04.角度
对于长期卧床、吞咽功能不良、误吸风险高的患者,口服或者胃内管饲肠内营养时,应注意保持坐位、半坐位或者将床头抬高30°~45°的体位,以减少反流误吸的风险。
05.导管冲洗
所有肠内营养管均有可能堵管,含膳食纤维的混悬液制剂较乳剂型制剂更易发生堵管。因此,在持续输注过程中,应每隔4小时即用30ml温水脉冲式冲洗导管,在输注营养液的前后、不同药物输注前后也应予以冲洗,尽量避免混用不同药物。营养液中的酸性物质可以引发蛋白质沉淀而导致堵管,若温水冲洗无效,则可采用活化的胰酶制剂、碳酸氢钠冲洗。
06.其他
记录患者的出入量、一般情况、生命体征等;注意避免营养液污染;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